top of page

​課程規劃

Curriculum planning

2023年 2月

​台東賓茂國中

陶土花瓶

土 壤

採 集 趣

破冰小活動 藝術教育 閉著眼睛捏陶土(綁起眼睛)土壤採集(學校裡面)

帶領小朋友認識黏土,並且實際在部落探尋,發現可以使用的土壤,並且分組採集,並且將採集的土壤透過「敲、篩、泡、揉」一連串的步驟,製成可以捏塑的土壤。

乾燥的粘土

土 壤

魔 法 師

教授與示範基本的陶瓷成形技法,手捏、陶板、泥條法、接合等,並且讓小朋友實際學習與操作,體驗土壤的魔力,成為土壤的魔法師。

沙丘

富 饒 之 地

以地方特色物產為主題,透過提問與搶答的方式,聯想出什麼是時常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食材與味道,並且介紹食材特色並且分類,建構風土餐桌的材料雛形。

植物

地 方 植 物 學

將邀請在地植物達人,來帶領大家認識在地植物,許多隨處可見的野花野草其實都擁有不同功效,有些植物還能入菜成為餐桌上的美食、佐料、裝飾的擺件,只要你認識,其實處處充

滿珍貴的寶藏。

植物

說 故 事_

地方歷史 x 部落傳說

將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,梳理地方文化的推手,將部落的口述歷史以文字的方式完整留存,希望藉由他的專業,分享給年輕的孩子們更深入的地方故事,將文化的符碼不斷延續。

板

陶 瓷 器 皿 設 計

透過簡化版的設計流程,分組討論,融入地方文化特色,從發想爆炸到收斂,選定主題,並且繪製草圖,發表定案,確定想要發揮的陶器創作方向。

車間裡的陶瓷裝飾工

陶 瓷 器 皿 實 作

由各個小隊長帶領個組員分別開始製作專屬陶器。

森林火災

野 燒_

土壤與火焰的儀式

也可以說是露天堆燒法,以就地野燒的方式來燒製製作完成的陶器,並帶領小朋友實際參與,用當地可以收集的樹枝、木材、落葉、稻殼等自然的材料,就地搭建出一個原始窯,野燒也是更貼近原民傳統陶器的燒製方式,並邀請老師、家長一起祈福點火,從擺放到起火大約需要 3-4 小時,總燒製時間大約需要三天,成員必須輪班照看。

網袋和玻璃罐

我 家 的 私 房 手 路 菜

希望讓孩子回家與家長討論,於課堂中帶一道料理來與大家分享,讓每家人創造出一道屬於自己家裡的好味道,並分享食譜,構想與自己設計製作的器皿結合方式。

早餐

餐 桌 擺 飾 設 計

將邀請芙瀨實驗廚房的負責人來分享餐桌擺飾設計,讓美食 x 美學,如何將食材透過擺飾的方法,看起來更具美感,美味程度更加分。

蒲葦

檳榔鞘_

餐具製作

風土餐桌上除了土壤與植物的基本要件,檳榔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,希望帶著孩子完成實用的檳榔鞘餐具,檳榔鞘湯匙等(內容待定)豐富餐桌上的工藝力量。

美食攝影

風 土 餐 桌 成 果 日

將燒製完成的器皿取出,並分組開始設計擺盤,實踐風土餐桌上的樣貌,使用在地土壤製作的陶器承裝、地方物產和親子的創作料理,預計邀請所有參與的學生與家長、講師群、部落

長老等,一同創造屬於地方的風土餐桌,在共享與共食中完成最後一堂課。

© NTHU8209

bottom of page